研讨会会场一角。
共商有效管理 同研质量提升
———达川区第一责任区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侧记
质量是学校之根,质量是教学之本。
3月20日,达川区第一责任督学区“落实‘十有效’,促进教育教学质量‘大提升’研讨会”在达川区新达小学举行。
取长补短。
参加研讨会的人员包括:第一督学责任区全体督学、公民办学校教务主任及片区学科教研组组长。与会人员参观了新达小学教学“十有效”管理资料,一边翻阅一边交流,发现好的做法立即记录或拍照,同时毫不保留地提出自已的一些看法和建议,共同商讨有效管理办法。
认真学习。
研讨会上,所有教务主任个发言,总结学校实施达川区“十有效”常规管理经验,和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不足。“实施科学管理,要做到智慧管理,人性化管理,‘宽’‘严’结合,刚柔并济;同时要细化管理制度,在‘实’字上下功夫,在‘有效’上花力气,着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。” 新达小学教务主任唐艳如是说。华英学校副校长王金城分享了转化后进生的成功经验:对每一个学生不抛弃、不放弃,采取奖励、激励、“周周清、天天清”等办法转化后进生。金华学校教务主任张建介绍了学校学校初中教师从不甘心“光头”帽子到奋起直追的生动案例。
交流发言。
片区督学组长在听完大家发言后,分享了教育智慧。教务主任要当好拟定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考核制度的起草者、校长决策的参谋长,提高管理水平,转变工作方式,争当勇将、闯将、干将、能将,狠抓教育教学质量。学科教研组组长要加强自身专业化建设,突出专业精神、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,对本学科教学工作提出具体细化的指导性建议,在专业引领下功夫。学校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新思路,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形成。以“十有效”为抓手,加强教学常规管理,加强校本教研和培训,不断优化课堂教学,提高教学实效。学校之间要互帮互助,薄弱学校要主动寻求帮扶,建立教学帮扶对子,帮扶到年级到班,取长补短,携手共进。片区中心教研组和学科教研组要开拓教研渠道,创新教研方式,以“三三”课堂展评研训为推手,把教研成效做出来,以“教研”促“教改”, 以提高课堂实效性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大提升。
研讨活动在求真求实的氛围中进行,大家畅所欲言,取长补短,相互加油,收获满满。坚定教育教学质量大提升的信心的同时,找准了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办法。
(张晓红 张建)
编辑:陈鲸印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