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,达川区委、区政府把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作为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,作为扩大就业、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,作为激发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,高度重视,狠抓落实,成效明显。
突出政策扶持,着力优化创业环境。该区出台了《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》,形成囊括“财政金融扶持、创业基地建设、目标考核管理”的全民创业扶持政策体系。放宽投资创业领域、项目审批管理、投资创业注册等限制,减免创业主体有关税费,给予相应房租、水电等补贴,奠定大众创业政策基础,优化大众创业环境,激发大众创业热情。
突出平台搭建,着力提升孵化能力。按照产城一体的发展模式,推进达川工业园区建设,着力打造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基地。按照“五园一中心”的规划布局,推进达川商贸物流园区建设,成功创建为达州市首个省级现代服务业商贸流通集聚区。重点加强项目定位为中小企业基地、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四川俊健·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,完善园区保障要素,着力构建“创业苗圃(前孵化器)+孵化器+产业园”阶梯型孵化体系,为初创企业提供房租低廉的创业场所,做大做强众创空间,完善创业孵化服务。
突出财政补贴,着力破解资金瓶颈。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,每个创业项目给予1万元创业补贴,最高补贴可达10万元,目前已拨付创业就业补助资金482.1万元。年初区本级预留科技运用推广资金120万元,安排省级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120万元。发放7.05万元就业专项资金,给予创业示范街内门市、商家场地补贴和岗位补贴。给予达州玖源化工有限公司、达州瓮福蓝剑化工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35.52万元稳定岗位补贴。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最高10万元、最长3年的财政贴息创业担保贷款。目前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突破45.89亿元,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1.36亿元;核查拨付2014年发展的134户合格微型企业财政扶持资金274.0386万元;通过担保贷款、信托等方式实现融资8.31亿元。
突出渠道拓展,着力激发创业活力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531户,发展企业651户,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5户;民营经济税收实现入库收入33350万元;新增民营经济贷款余额1.8亿元。民营企业吸纳城镇就业人员1987人,民营企业出口额526万美元,民营企业申报专利19件,培育商标25件。出台《达川区电子商务发展三年工作方案》《达川区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方案》等文件,发展电商企业8家,建立电商平台3个,建成商务服务中心1个,打造乡(镇)、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20余个,乡(镇)覆盖率达30%以上,培训电商人员1500人次,创造就业岗位400余个,实现网上交易额1300万元。
·司德彬 周小敏 李勇 本报记者 陈鲸印·
报样图片
责任编辑:陈鲸印
电话、QQ及微信:13079051000
